close


薪火相傳 讓少數民族戲劇生生不息

邁出右腿前腳掌要比腳尖先著地,別忘瞭同時伸出左手,配合眼神 秋日的同仁縣天高雲淡,在江什加民間藏戲團,幾名藏戲老藝人一邊做示范,一邊認真糾正新學員的動作 藏鼓鏗鏘,唱腔高亢,吸引瞭不少群眾圍觀。

起源於約600多年前的藏戲被譽為藏文化的 活化石 ,青海黃南藏戲作為安多藏戲的典型代表具有獨特表演風格,2006年入選首批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前些年,由於資金匱乏、外來文化沖擊等多種因素影響,黃南藏戲的傳承狀況不容樂觀,2008年黃南民間藏戲團體萎縮至隻有6傢。近年來,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一平臺,黃南藏族自治州把黃南藏戲擺在保護區建設的優先位置予以重點扶持。2009年以來,扶持同仁縣江什加民間藏戲團興建瞭黃南地區第一傢集舞臺、廣場、更衣室、小型展廳等多功能於一體的藏戲傳習展示中心,有效改善瞭該團的演出條件,大大激發瞭當地村民排演藏戲的積極性。同時,對同仁縣曲庫乎鄉江什加藏戲團、蘭采鄉土房村藏戲團、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傾烏蘭牧騎藏戲團、澤庫縣寧秀鄉果改寺藏戲團等民間藏戲團體也大力扶持,黃南民間藏戲事業得到蓬勃發展,傳承的文化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演出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全州共有民間藏戲劇團16傢,藏戲藝人500餘名,演出劇目37臺,每年演出場次達100餘場。

加強政策資金支持 促進少數民族戲劇傳承發展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形成瞭多種表現形式的藝術品種。源於本土並經過考證入選《中國戲曲 青海卷》的本土劇種有青海眉戶戲、平弦戲和黃南藏戲。就青海的少數民族戲劇藝術來講,目前得到戲劇理論界確認的大的劇種體系為 青海藏戲 ,其中又包括黃南藏戲、果洛格薩爾藏戲和華熱藏戲,近年來又逐步發現瞭果洛格薩爾馬背藏戲和玉樹格薩爾藏戲在我省流傳。

記者在采訪中瞭解到,目前,我省隻有青海省藏劇團一傢藏戲藝術專業劇團,被文化部認定為 黃南藏戲 項目保護單位,曾先後參加省內外重大藝術賽事及展演活動,榮獲多項殊榮,多次被文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先進集體;民間的藏戲團共有53傢,其中有2名國傢級傳承人,3名省級傳承人,主要分佈於黃南、果洛和玉樹地區。規模較大且有影響力的民間藏戲團有同仁縣熱貢江什加民間藏戲團、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夏倉《格薩爾》馬背藏戲團、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嘎嘉洛民間藏戲團等18傢。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戲劇的研究、保護、傳承、創新與發展,把傳承發展少數民族戲劇放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不斷加大政策、資金等支持力度,促進瞭少數民族戲劇的發展,形成瞭以藏戲為主、其它戲劇交融發展的良好格局。

我省註重頂層設計,支持少數民族戲劇發展的政策體系日臻完善。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瞭 十三五 時期目標任務、發展路徑和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將少數民族戲劇發展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藏戲演出納入政府購買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目錄,鼓勵藏戲團體走向民間,服務群眾;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引導各類資本支持省內戲曲劇種保護與發展;制定印發《 十三五 文化發展規劃》,將保護傳承發展少數民族戲劇作為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各項支持少數民族戲劇發展的政策,不僅為全省的戲曲工作者指明瞭方向,創造瞭發展空間,更讓廣大戲劇工作者重拾文化自信、樹立文化自覺,認識到時代所賦予戲劇人的神聖責任,並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藝術創作中。

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為瞭不斷優化少數民族戲劇發展環境,從2016開始,我省計劃用五年時間投入資金4.54億元,在全省范圍內實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在全省所有鄉鎮和村建成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重點破解農牧區群眾開展藏戲等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場地不足的問題。同時,依托黃南熱貢、果洛格薩爾、玉樹藏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開展藏戲匯演、劇目排練、民間藝人培訓,為藏戲的傳承發展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搭建演出交流平臺 開創傳承發展新局面台中監視器材批發

2016年9月14日對省藏劇團團長、黃南藏戲代表性傳承人仁青加來說,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 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評獎結果揭曉,我省代表團選送的大台中監視器推薦型歷史藏戲《松贊幹佈》榮獲本屆會演最高獎項 戲劇類劇目金獎。這部劇目集中展示瞭青海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是我省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生動縮影,更是全省各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有力體現。

傳承經典的同時更要立足創新,不斷改進劇目創作與藝術表演,用原汁原味的戲劇之 瓶 盛上時代精神的 酒 ,使戲劇藝術展現新魅力、煥發新光彩,讓傳統藝術得到豐富和創新。

我省積極開展少數民族戲劇理論研究,強化珍貴文化遺產收集保護,搜集、整理並記錄黃南州16傢民間藏戲團的歷代傳承人、劇團歷史、主要劇目等藝術檔案,出版發行《黃南州民族歌舞團歷代藏戲及歌舞節目薈萃》,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黃南藏戲資料庫。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等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加強劇目創作,實施精品戰略,修改復排藏戲《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新創作瞭《納桑貢瑪的悲歌》《松贊幹佈》等優秀劇目,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金獎、全國少數民族題材戲劇劇本銀獎、文華新劇目獎等。

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一批優秀少數民族戲劇劇目煥發光彩,一批新編歷史劇點亮舞臺,一批新創現實題材劇目廣受好評,青海少數民族戲劇事業正在吹響新的號角、攀登新的高峰。

近5年來,我省先後推薦省藏劇團參加中國藝術節、上海世博會、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廣西東盟博覽會等國內大型交流活動,委派出訪美國、日本、泰國、尼泊爾等國,並赴我國港澳臺地區開展文化交流演出,進一步擴大瞭青海藏戲的影響力,大美青海的內涵得到豐富。組織藏戲劇團深入全省農村、牧區、學校及部隊進行演出、開展講座、舉辦培訓,平均每年演出近千場次,觀眾人次達10萬餘人次。多年連續舉辦 全省民間藏戲會演 黃南藏戲節 雅頓藏戲藝術節 春節全省非遺項目展演 等,進一步活躍瞭群眾文化生活,極大地滿足瞭人民群眾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以戲傳,戲以人傳。我省還通過實施國傢藝術基金、 三區 人才建設、 名傢傳戲 以及省內 千人計劃 等人才培養工程,拓寬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手段,采取集中學習、崗位實踐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少數民族戲劇專業人才培養力度。重點培養藏戲青年創作、表演人才,推薦參加 中央文化幹部學院編劇培訓班 全國少數民族導演高級研修班 等21個各類專業藝術培訓班,使參訓人員逐步成為省藏劇團主要創作和演員骨幹。同時,支台中監視器安裝持民間12傢藏戲劇團40餘名農牧民演員參加系統培訓,青海藏戲整體創作水平得到較大提升。

不斷推動少彰化監視器數民族戲劇藝術繁榮與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青海地處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在少數民族戲劇傳承保護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以青海藏戲為例,挖掘少數民族戲劇難度較大。各個流派中老藝人絕大多數年事已高,加上缺乏專門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員,搜集傳承劇目的難度日漸加大。少數民族戲劇理論研究薄弱,從事少數民族戲劇研究的機構較少,缺少對少數民族戲劇基礎理論和應用的研究,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瞭精品劇目的創作。此外,由於傳統藏戲還未完全適應市場化發展環境,從事藏戲工作的人員日益減少,藏戲專業力量薄弱,人才青黃不接,專業人才流轉、流失現象嚴重

少數民族戲劇保護傳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省文化新聞出版廳藝術處處長焦瑜告訴記者,下一步,將認真貫徹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把青海少數民族戲劇藝術的保護、傳承、發展、創新作為建設青海文化名省的重要內容,充分運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夯實基礎工作,加大支持力度,不斷推動少數民族戲劇藝術的繁榮與發展。

談到具體做法,焦瑜如數傢珍。

在過去對青海藏戲搶救性保護工作的基礎上,組織人員就全省藏戲的保護傳承情況深入開展普查調研,進一步掌握藏戲發展歷史、藝術特點、分佈流傳地區、演出團隊、演出劇目、隊伍建設及存在問題,統籌研究保護措施,為藏戲傳承保護奠定堅實基礎;

抓緊制定符合我省實際的近期和中長期保護計劃,采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給予必要的資金、智力支持。結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文化 進村入戶 工程等,加強省藏劇團等重點劇團建設,加大對基層藝術表演團體在政策、資金、設備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帶動全省少數民族戲劇藝術的繁榮發展;

立足文化系統內部的藝術研究單位,與省內外社科機構合作,培養一批本土的藏戲研究專傢和學者,積極推動與國內外藏學和藏戲藝術研究組織與學者的交流活動,系統開展我省藏戲藝術的理論研究工作。結合我省劇種特點,充分挖掘和整理少數民族戲劇經典劇目,新創作一批具有青海特色和大里監視器時代特點的原創劇目;

在全省藏區逐步推廣黃南州 少兒藏戲班 試點經驗,打牢傳承發展青海藏戲基礎。定期組織民間藏戲藝人開展藏戲培訓,推動各流派藏戲民間傳承。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省文化藝術職業學校和省內表演團體傳習藝術人才方面優勢,逐步建立學校藝術教育與藝術表演團體傳習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落實培養、引進、使用人才等措施,提高我省少數民族藝術從業人員藝術素養和專業水平;



在薪火相傳中,我們相信,未來,青海少數民族戲劇事業發展一定會生生不息,贏得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李欣)D9AAA8BC1CFA0B0E
arrow
arrow

    lxhn4mk29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